小编了解到中保研近期公布了多款车型的碰撞测试成绩,这个成绩的含金量如何,是否可以作为消费者选车时的一个参考呢?带着这个疑问,小编找到了研究院的专家。专家微微一笑:“如果把汽车安全测试作为对汽车的考试,中保研碰撞测试可以当作是考入大学的一环,当然是可以参考的。”
用考试类型做比喻:
1
入学资格考试:强制标准
以最常见的正面碰撞为例,GB11551-2014、ECE R94、FMVSS 208就分别是中国、欧盟、美国三地的强制标准。
国家强制标准就像入学资格考试一样:能通过未必就是学霸,但过不了一定是学渣。
不同地区的强制标准要求存在差异,以正面碰撞为例:
作为消费者不需要研究得很细,只需懂得一点:一般来说,能同时通过多个地区安全测试的车型,会更安全一些。
2
毕业升学考试
高考Euro-NCAP与会考C-NCAP
作为入学资格考试的国家标准,更新起来是相当谨慎的。如果它频繁、草率地提高要求,就会打乱车企的研发节奏,对行业造成不利影响。
这时候就需要毕业升学考试了:高考没考上重点,也不至于退学,因为还有二本、专科;Euro-NCAP没拿四星五星,也能在欧洲销售,但很可能卖得不好。
那欧洲的Euro-NCAP与中国的C-NCAP是什么关系呢?
概括来说,如果说Euro-NCAP是高考,那么C-NCAP相当于会考 —— 两个考试的科目差不多,但高考更难一些、考查得更全面一些。
高考与会考,Euro-NCAP与C-NCAP的差别真有那么大吗?举一个大家最熟悉的例子来比较区别吧:那就是正面碰撞。
Euro-NCAP 2020年新规引入了“移动偏移渐进式可变形壁障”来替代传统的固定刚性壁障,并将障碍物的侵入量引入评分标准。
具体来说,可变形避障前方固定着一块蜂窝铝和加速度传感器,碰撞之后测试蜂窝铝的变形量与加速度来评分。
也就是说,不仅要保证自己安全,还要考虑被撞车的安全,这对溃缩区吸能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挑战;特别是对车重较大的电动车来说,挑战性更大!
正面碰撞测试示意图
再如,Euro-NCAP设有对新能源车电池包威胁最大的柱碰试验[1],而C-NCAP直到2021年新规中才加上此项试验,晚了不少年。
柱碰试验示意图
此外,二者还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异,例如正面碰撞时C-NCAP放置女性假人,而Euro-NCAP的后排放置儿童假人,要求更加苛刻。
3
数学竞赛:IIHS与C-IASI
这两年消费者最关注的25%偏置碰撞试验,就源于IIHS与C-IASI。的确,25%偏置碰撞属于正面碰撞中难度最大的,但这并不能说明IIHS与C-IASI就高于Euro-NCAP。
这是因为,IIHS与C-IASI就像数学竞赛,在25%偏置碰撞等单项上的要求很高,但考查的全面性不如Euro-NCAP。
例如,Euro-NCAP关注行人保护、儿童保护、被撞车辆的保护,而IIHS没有。再如,Euro-NCAP在2020新规程中增加了E-Call(事故紧急呼叫系统)功能的评价,而IIHS没有。此外,Euro-NCAP在主动安全方面的测试项目要远多于IIHS,例如驾驶员监测功能(DMS, Driver Monitoring System)的测试、更多场景下的AEB测试等等。
IIHS与C-IASI就像数学竞赛一样,它关注的就是那些最硬、最耗脑力的难题,而把E-Call、DMS、AEB等当作“就像理科大综合一样的花里胡哨功能”,可以防患于未然,避免碰撞发生;令救援更及时,挽救更多生命。
数学竞赛保送清华的学霸,实力毋庸置疑;从高考大省裸分考上清华的学霸,综合实力也许更强 —— 正如IIHS & C-IASI 与Euro-NCAP之间的关系。
听完后小编懂了:中保研C-IASI的测试是单项严厉,但未必全面。所以评价车型可以着重看中保研C-IASI的测试,但同时也要参考其它测试的成绩。